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异事 > 24节气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的美好寓意)

24节气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的美好寓意)

6月10-14号,全国8省份将迎大暴雨,60年一遇冷夏形成?农谚早以说清楚了,看看咋说的!

湖南省6月8日对外通报,从今年5月28日以来,这轮降雨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几乎波及湖南省全境。已经造成179.45万人受灾,10人死亡,3人失联,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74亿元。并且,今年的降雨强度超过或接近历史极值!

24节气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的美好寓意

不仅湖南省降雨偏多,在过去10天,包括江南、华南、贵州、云南东部等地区也迎来了长时间降雨。从降雨量统计来看,累计达到60-120mm,其中湘西、湘北、赣北、浙南、闽北、粤北、桂西、贵南等地区,降水量更大,据相关统计,降水量达到150-200mm。另外,东北和内蒙地区在过去10天降水量也不少,据相关统计,降水量在15-40mm,局部为50-110mm。

这还没完,据天气预报显示,6月10-14号还将持续降雨。其中,闽赣、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西藏等部分地区仍有大到暴雨。农民朋友要提前做好相应防范措施,以免田间积水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有人说,2022年将形成60年一遇的“冷夏”,能形成吗?古人的农谚以有说法,我们看看是咋说的!

一、2022年北方夏季雨增多

相比南方扎堆下雨来说,北方截止到目前是缺雨的,特别是苏北、鲁西南、豫东一带已达到气象特旱级别,而江苏除南部局部多雨外,其他地方均已进入干旱中,苏中北地区进入重旱级别,苏北进入特旱状态。

另外,从温度上来看,进入6月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确实比往年偏冷。其中,黑吉辽和新疆等部分地区,相比往年同期偏低4℃以上,南方地区像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偏低1-2℃左右。

持续干旱的河北和山东等地将迎来一波降雨,从预报上来看,6月14日前,华北、东北地区、黄淮东部等地将有一波小到中雨以及局地有大雨的降水过程,能够缓解当地的部分旱情。看来古人留下来的“大旱不过五月十三”还是挺准的,农谚都是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能够流传这么长时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的降雨可不只就这一波就结束了,有偏多的预期。

据气候中心预测,2022年6月-8月期间有南北两条雨带,其中以北方多雨为主,多雨区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海河、淮河、辽河、长江流域汉江上游等地。有可能会导致我们之前偏旱的地区,又会转换为偏涝,这点是需要我们去警惕的。

二、下半年冷不冷,雨水多不多,农谚要有说法

1、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今年南方一些城市降雨“扎堆”,已经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洪涝灾害。但是,北方一些地区却出现干旱的情况,导致当地花生和玉米等作物迟迟种不上,急得农民团团转。

老话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意思是说,不管以前多长时间没下雨,到了五月十三这天一定会下雨,缓解旱情。

五月十三既不是什么节气,又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但民间传说五月十三这天是关老爷磨刀斩恶龙的日子,一定会下雨。

农谚都是有地域性的,虽然是通过经验总结出来的,但随着气候变化,可能已经没有那么准确了。不过,要是从天气预报上来看,今年五月十三前后多地都有雨,就连干旱比较严重的山东等地也有雨。看来,古人留下来的农谚还是挺准的!

2、芒种雨雪急,夏至还要冻

这句农谚是通过芒种节气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夏至的天气情况的。意思是说,如果芒种时雨水不断或者下雪,气温偏低。那么这种气温偏低的情况将持续到夏至节气。

芒种节气是每年的公历6月份,6月多雨我们知道,那么今年6月份会下雪吗?还真有。今年6月份新疆新源县那拉提草原就被“夏雪”覆盖,辽阔的草原与纯净的雪海相遇,还是很美丽的。

24节气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的美好寓意

3、芒种冷飕飕,夏至前寒不歇

这句农谚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如果芒种节气到了,气温还偏低,那么到了夏至之前气温都会很低。

气温偏低,对于我们生活来说可能影响不大,到对于新种作物来说,温度低1℃就会导致出苗晚1-3天,对于作物整个生育期的生长还是不利的。

类似的农谚还有“五月芒种寒不尽,时到月终凉嗖嗖”,都是说,到了芒种节气的时候,温度偏低,那么这种偏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月底。

4、芒种棉不送,冷到夏至边

这里说的“棉”不是指种植的棉花,而是指棉衣。意思是说,如果芒种节气天气还偏冷,还需要穿棉衣,那么这种低温的情况一直会持续到夏至节气。

总之,按古人的总结,每年的芒种和夏至节气左右,降水都是很多的。但是,频繁和持续的降水并不是啥好事,会引发自然灾害,对作物生长不利。特别是南方地区,每年这个时候降水量都会很多,易引发山体滑坡、山洪、城乡内涝等自然灾害,还要警惕一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长时间降雨往往伴随气温下降,从预报上来看,随着冷空气活动频繁以及降雨来袭,东北、京津冀一带气温仍偏低,普遍在25℃左右。南方地区,随着降雨的持续深入,最高气温也不过30度偏上。

写到最后:

农谚是古人长期劳作的经验总结,现在时过境迁了,并且,有一定的地域性,我们笼统地来看一下就行了。马上就要到农历五月十三了,我们今年正好可以验证一下,古人留下的“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说法还准不准了?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