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闻趣事 >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卜算子咏梅陆游的)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卜算子咏梅陆游的)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卜算子咏梅陆游的

毛泽东的书法

•作品原文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她在丛中笑

•时代背景

1960年,中苏关系进一步激化,苏联撤走在华专家,撕毁协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华经济封锁,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

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内容简介

诗词讲究比兴,托物言志。

上阕写梅花之貌。她怒放于数九寒天和春寒料峭之季,虽然是“悬崖百丈冰”,花枝却依然俊俏。这是诗之“比”。

下阕写梅花之魂。她不与百花争春,只宣示春之信息。她将在“山花烂漫时”,与百花共享春之美好,笑魇如花。这是诗之“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犹有花枝俏

•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象征

用梅花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奋勇当先的精神品质。她傲立雪中,却传递出春的信息。

拟人

词中的梅花被赋予了人的动作和情感,“争、报、笑”三个拟人化的描写,让富有灵性的梅花跃然纸上。

衬托

以“悬崖百丈冰”反衬“花枝俏”,使得梅花愈挫愈勇、不畏严寒的英雄形象更加鲜明。

比喻

用“春”比喻大好形势,用“百丈冰”比喻严峻形势,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浅显、具体、生动。

夸张

“已是悬崖百丈冰”这一夸张手法的应用,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寒意。

对仗

词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两句,对仗工正,让词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体现了中国诗词的建筑美、音乐美。

顶针

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如“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两个“俏”字属于顶针。这一手法的应用,让词句更加连贯,信息量更大。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反其意而用之”

本词妙在“反其意而用之”,我们来具体看看诗人是如何反其意的。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vs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一个春意盎然,一个颓丧落寞。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vs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一个玉骨冰心,一个悲观失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vs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一个春天信使,一个遗世独立。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vs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一个同春共乐,一个孤芳自赏。

两相对比,词之不同立意洞若观火,泾渭分明,令人拍案叫绝。


陆游词,毛泽东书

•附: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卜算子咏梅陆游的

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