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闻轶事 > 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评价子路之死)

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评价子路之死)

孔子周游至魏国时,美而好淫的国君夫人南子要求见他,孔子孤身赴会,子路听说后生气地质问孔子,逼得孔子指天发誓:“我要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就让老天厌弃我!”

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评价子路之死

当然这个仲由和季路都不太出名,所以我们还是用子路来称呼他。


子路是鲁国卞人,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早年间是个专业的打手,身手应该相当不错,但是没有什么文化,是个典型的粗人。


这个时期的子路非常骄傲,头戴雄鸡样式的帽子彰显自己的威风,腰间佩戴公猪装饰的宝剑展示自己的无敌,还特别瞧不起孔子的学说。


因着这个原因,子路就屡次去找孔子的麻烦,没想到却踢在了铁板上,孔子,身高九尺三寸,臂力过人,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可谓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

孔子“感化”子路的过程在史书中没有详细地记载,反正子路被孔子的风度所折服,主动穿上儒服,带着拜师礼,请求成为孔子的弟子。


子路比孔子小了九岁,两个人相当于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孔子曾经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这其由与?”


意思是如果我推行的这个“道”实在是行不通,那我就坐个小船去海上漂流去,这个时候大概只有子路还能跟着我吧!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常亲近。


这句话到了子路耳朵里,叫做“子路闻之喜”,高兴地不得了,四处跟人炫耀,说:“夫子说了,能跟着他的只有我,你们这些人都不行。”


孔子害怕子路膨胀,紧接着就把子路叫过来,说:“子路啊,你这个人除了比我勇猛,比我好打架,别的没有什么可夸耀的。”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咱也不知道是不是孔子的自谦,反正子路在孔子身边,除了弟子的身份,实际上还充当着孔子的保镖。


孔子对这个保镖还非常满意,子路死后,孔子难过地说:“自从子路来到了我身边,就很少有人再为难我了,那些难听的话都很难听到了。”

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


子路的性格莽直,到了孔子身边也没有怎么收敛,是为数不多的敢于跟孔子叫板生气的弟子,比如开头所说的: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事实上子路经常不悦,所以在《论语》中有“子路愠曰”、“子路愠见”这样的记载,就是经常生气地质问孔子。


再比如孔子困于陈蔡的时候,“从者病,莫能兴”,大家饿得坐都坐不起来了,孔子还在弹琴自得其乐,于是子路就生气了,愠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


君子能穷成这个样子吗?跟你学君子学得连饭都吃不上了。


孔子说了一句话,特别有名,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说这时候正是体现君子德行的时候,君子可以安于贫困,小人如果穷成我们这样,肯定是杀人放火,无所不用其极了。


这句话后来被孔乙己学了去,每次吃茴香豆的时候,都要说一句“君子固穷”,这是孔子在贫困的时候给弟子们做的教育。



子路是.jpg"孔门十哲.jpg"之一、.jpg"二十四孝.jpg"之一,.jpg"孔门七十二贤.jpg"之一,享受儒家祭祀。


首先说一下子路的二十四孝故事,在第五则,叫做“为亲负米”。


子路这个人虽然性格粗鲁,但是事亲极孝,小时候家里穷,只能挖野菜、吃粗粮充饥,这玩意儿吃多了难免有些不舒服。


子路的父母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无意间说了一句:“要是能吃上一顿米饭就好了。”

子路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想吃米就只能翻过几座山头去亲戚家借。


年纪尚小的子路咬了咬牙,翻山越岭走了数十里山路,背回来一小袋米给父母解馋,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子路虽然经常跟孔子硬刚,但是他从内心深处是非常尊敬孔子的。


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衣不解带伺候在跟前,还常常向神明祷告,祈求孔子早日恢复健康。


在学术上,子路积极捍卫并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很大,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闻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间润泽华夏,位列十哲,世称先贤。


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的优秀人才。


孔子曾经多次向别人推荐子路的政治才干,说:“子路这个人可以做千乘之国的军事后勤管理工作!”

孔子在鲁国做.jpg"中都宰.jpg"、.jpg"大司寇.jpg"的时候,子路也开始从政,在季孙氏家里做些小活儿,后来因为能力突出,被提拔为“季氏宰”,也可以说是大总管。


子路还曾在郈这个地方做长官,鲁国的话事人季家命令当地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运河。


古时候的生产力相对落后,挖一条运河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计数,五个月的时限,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儿。


这件事正好在子路的管辖范围之内,上级的命令难以违抗,子路想给工人们多一些补贴,公家的经费不够,就自掏腰包补上,还从自家取来粮食,给工人们加餐。


如果按照我们普通人的看法,子路的举动真是善之极也,无论是谁都不能挑出毛病。


孔子听说以后,二话不说,让另一个弟子子贡,带人跑到工地上,把子路为工人做好的饭倒掉,连锅也砸了个稀巴烂。


子路恼了,再次愠见孔子,说:“你老夫子不是天天教我们要多做善事,多行仁义吗?怎么现在我这么做,你反而嫉妒我了,还让子贡去给我搞破坏!”

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评价子路之死

孔子并不生气,说:“子路,你不要犯糊涂,天子拥有天下,所以应该爱天下的子民,诸侯因为监管一境之地,所以应该爱他境内的子民”


“当了大夫就管好自己份内的事儿,普通人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就足够了,超过了界限的仁义,虽然是出于好心,但是侵犯了别人,所以你不能这么做。”


《反经》:孔子曰:天下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是曰侵官。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客居卫国的时候,子路做了卫国实际掌权者孔悝的蒲邑的“蒲大夫”,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子路做出了非常卓著的贡献。

三年后,孔子路过蒲地,一入境就看到田地里作物茁壮生长,杂草被处理得干干净净,称赞说:“好啊,子路现在恭敬而且有信义,百姓们耕田种地都很用心。”


进入城邑以后,又赞叹说:“好啊,子路忠信而且知道宽容,墙垣和房舍很整齐,树木非常茂密,老百姓工作不偷懒。”


等到了庭院,孔子满意地说:“好啊,子路明察善断,厅堂清净闲适,老百姓都不来搅扰。”


子路主张仁义,认为应该与天下人共同享有利益,而且矢志践行,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些,才达到了孔子口中“民尽力”、“民不偷”、“民不扰”,的极高政绩评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公元前496年的时候,蒯聩跟他的党羽戏阳速密谋,计划去朝见南子时杀死她。


但是戏阳这个人不能处,他临阵退缩,导致蒯聩的阴谋被南子发现,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勃然大怒,心想这儿子没了还可以再生,南子要是没了,上哪儿再去找这么个美人来?于是就下令缉捕蒯聩。


蒯聩见事有不谐,提前一步跑到了宋国,然后又投奔晋国赵氏。


公元前493年,卫灵公驾崩,蒯聩之子姬辄即位,是为卫出公。


也就是说,现在是个复杂的伦理问题,蒯聩因为反对了他爹卫灵公,所以被赶走了,卫出公相当于是提前一步夺了他爹蒯聩的位置,现在要回来干掉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国君的位置。

卫国人就分成了两个派系,一派支持卫出公,一派支持蒯聩,然后子路就问孔子:“如果卫君让你主持政务,你要怎么办?”


孔子说:“我要先正一下名,搞清楚父亲,儿子,国君,臣子之间的关系。”


子路就笑了,说:“你真是个迂腐的老头儿,名份这个东西有什么好正的,干就完了!”


孔子说:“子路啊,你这个家伙太粗野了,如果不把这些人的位置都摆正,谁跟谁什么关系先理清楚的话,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你怎么要求他们做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孔子告诫子路,不要参与卫国的政事,但是子路说不行,我答应人家了,必须要管这件事儿。

然后卫国国都里面就打了起来,子路听说以后就跑进国都去见蒯聩,往里走的时候,遇到了子羔,子羔告诉子路说:“别往里走了,里面已经打起来了,守不住了,快走!”


子路说:“我已经答应人家了,我一定要去!”这叫“子路无宿诺”。


子路保护着卫出公逃跑,蒯聩命令石乞挥戈击落子路的冠缨,为就是我们说的帽子,子路也受伤了,但是还是坚持着把帽子扶正,说:“君子死,冠不免。”


我可以死,但是帽子不能歪,这是我的老师孔子教给我的道理,人不能戴歪帽子。

在这个过程中,一群人冲上来把子路砍成了肉酱,非常悲壮的一件事,子路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成全了自己的忠义!


后来孔子正在中庭吃饭,突然有人冲进来报丧,说子路死了,孔子赶紧问是怎么死的,来人说是被砍成了肉酱。


孔子饭桌上正好有一碗肉酱,赶紧招呼说:“拿走,快拿走!”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心里非常难过,虽然子路老是跟他生气,但是他心里是非常喜欢这个学生的。


有人说子路死的冤,如果他听从孔子的劝诫,或者听从子羔的劝说,不如掺和卫国的事情,就不会死。


有人说子路死的迂腐,如果他不去整理自己的帽子,就不会被人砍成肉酱,帽子掉了又能怎么样呢?


其实这不过是今人的看法,子路在去之前大概率就已经知道自己不会活着回来了,孔子在听说子羔跟子路相遇的事情后,也说了一句话:“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


孔子心里清楚,子路去就是赴死的,子路心里必然更加清楚,但是他为了自己心中坚持的信仰,仍然选择了要去,这就是先贤与普通人的区别,在生命之上,有他们更加看重的东西,甚至为了它不得不牺牲生命,所以子路去卫国,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

再说去扶帽子这个事儿,彼时的子路已经深陷重围,一个62岁的老人,又受了伤,怎么可能活着冲出去,他扶正帽子,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体面的死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