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趣闻 > 去过香港的朋友圈说说(最近为什么不能去香港)

去过香港的朋友圈说说(最近为什么不能去香港)

去了香港才知道,TVB剧里的大房子都是节目效果,真实的香港极少有人住那样的大房子,50平米都能做成三居室,能买得起100平米的房子,至少都是上千万的身价。

  •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港剧电影,在我的印象里,香港到处是金山银山,是一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 却不曾想到,香港的居住环境“寸土寸金”,颠覆了我原先对美好事物的想象,真应了那句“百闻不如一见”。
去过香港的朋友圈说说,最近为什么不能去香港

2017年表姐远嫁香港,在那里安家入户,婚后一直邀请我们去香港游玩,岁月如梭,直到2019年全家人才有机会一起去看望表姐。

以前一直不明白“有钱人的天堂,没钱人的牢房”是什么场景?

  • 到了香港瞬间明白了,随着对香港的不断了解,在感叹地方窄小的同时,也惊叹这座城市的巨大魅力。
01:香港的社会现象

1.居住环境,是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分水岭。

富豪们住别墅,大部分香港家庭只能算是“蜗居”,住房面积在20-70平米不等。

当年看TVB剧的时候,里面主角们居住的房子,不是豪华别墅,就是宽敞明亮的大套间。

一直以为那里经济繁华,高楼林立,香港的居住条件就该如此;而来了之后发现自己错了,和想象中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 繁华高楼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破旧的房子,杂乱无章的街道,街道倒是非常干净和整洁,穿了两天的新鞋子,鞋底也只有少许的灰尘。

表姐在香港的房子只有55平米,当时却交了近1000万的购房款,说句实话,这样的面积比我们乡下的院子还小。

屋里的空间可以说是开发到了极致,墙壁有很多的壁橱,屋内堆满了东西,家里多来几个客人,几乎就转不过身来。

  • 厨房和客厅连在一起,卫生间只有3平米,虽然看起来紧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整体布局还是营造出了三口之家的温馨,只是人多了就会显得拥挤。

香港的住房紧张,部分地区的房价已经超过了20万每平米,如果不买房,单单租金也不便宜。

  • 一个只有10平米的房子,一个月的租金就要近5000元,香港真是货真价实的“寸土寸金”之地。

每个地方都有穷人和富人,香港有近20%的贫困人口,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更为凄惨。

以前看到一个博主拍的纪录片:

一个香港的四口一家挤在不到10平米的“割房”里,厨房和卫生间无缝衔接。

原以为他们只是体验生活,没想到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还不算啥,最惨的莫过于“笼屋”,在深水埗60多平米的房子里,放满了十几个依次排列的铁笼子,进去只能躺着,出来只能靠爬。

如果不是真实所见,很难想象,在香港会有人过得如此悲凉。

  • 香港虽然面积不大,却还有70%的山地和海岛没有开发,这些未被开荒的土地,未来或许会有所改变吧。


2.佩戴“劳力士”手表的香港人很多。

劳力士在香港有多受欢迎?

有些香港老人常说:

  • 出去如果没有一块劳力士,真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虽然说得夸张了些,但也真实反映出劳力士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

  • 香港的生活节奏快,丢了工作基本就没饭吃了,而劳力士手表很保值,如果丢了工作,还能把劳力士当了。

3.香港沿街有很多的药店。

香港富贾云集,漫步在大街上,除了花花绿绿的美食外,就数街边的药铺最多了。

  • 老字号的香港药店早已名声在外,很多去香港旅游的游客,都会或多或少带一些好药回去。

然而正是这样的商机,也兴起了一些职业素质不高的小药铺。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还是要认准老字号口碑好的大药房,不仅明码标价,正品也有保证,童叟无欺。

另外,香港的计量单位和我们不同,香港的半斤是8两,一斤是16两,跟我们计量算法完全不同。

  • 其实,如果要深究起来,香港是沿用了我国古代的计量算法;
  • 而我们在1949后采用了全新算法,如果去香港药店买药,一定要注意这种半斤八两的算法。


4.实话实说,在香港确实遇到一小部分香港人有些排外,特别是面对说普通话的游客。

不管是买东西还是问路,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不过这也只是一小部分,而我遇到的大部分香港人还是非常热情,有爱国情怀。

5.香港的节奏很快,说话快,走路快。

我在上海待过一段时间,原本以为上海的节奏已经很快了,到了香港才发现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无论是吃饭还是走路都有压迫感,跟不上他们的脚步,就像过马路走人行道一样,指示灯在“叭叭”地催促你赶紧走。

另外香港的升职加薪的机会不多,因为香港的人才很多,对专业的要求很高,香港金融行业时常会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可见人家有多勤奋。

6.逛香港的室内公共场所,一个字“冷”。

不管是商场,还是电影院,又或是餐厅,温度都控制在18-20度上下。

冬天还好,穿的衣服多,夏天进入的话就有些尴尬了,最好随身带一件薄衣服,不然很难适应这样室内室外的冰火两重天。

去过香港的朋友圈说说,最近为什么不能去香港

为何室内不随着室外的温度弹性浮动呢,因为好奇,我也搜索了几个非官方的解释:

  1. 这样的温度,人会感到舒适,消费的欲望也会更高;
  2. 低温会减少蚊虫的出现概率,降低它们的生存条件;
  3. 低温空调一直维持这样的温度,会比较省电。
02:香港人的生活

1.TVB剧里面,经常会出现称香港女士为“某太”的场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见。

  • 首先,很多香港人都有英文名字;其次,现在的女孩子都打扮时髦,光从外貌很难看出来对方是已婚还是未婚;
  • 就算知道婚姻状况,也很难知道对方丈夫的姓氏。

2.香港的早餐会卖到中午。

中午11点早餐店还在营业,而像我们老家11点都开始吃午饭了;

  • 同样香港吃晚饭的时间也比较晚,8:30他们刚刚开始动筷,而我们正常五六点就吃晚饭了。

3.香港公立医院,除了收取挂号费外,其他费用全免,但有一个现象,被香港人吐槽。

很多重大疾病要排期等候,哪怕是救护车送进去也需要等排队(当然排除那些命悬一线的患者)。

  • 有的香港人开玩笑说,香港公立医院治病的方法就是让你等等,说不定等几个小时病就好了,你可以直接回家了,医生也会少看一个病人。

4.香港的消费很高。

香港的房价很高,有的地方均价20万一平米,物价也很贵。

吃一顿早餐就要花50港币,点了几个菜就是四五百块,吃饭另外算钱,一碗米饭加收十块。

  • 当时我们一人吃两碗就花了100块,关键是还没吃饱,晚上每人又弄一桶泡面。
  • 在香港旺角吃大排档,点了四只皮皮虾,一份炸生蚝,两只螃蟹,一份青菜,两瓶啤酒,最后结账996港币。

5.香港的生活压力大。

我在香港住了几天,遇到的出租车司机几乎都是年纪大的老人,目测65岁以上,还在做体力工作。

而香港的有些职业收入又很高,医生月收入6万以上,老师2万起步。

  • 在肯德基一小时就有50港币,所以在香港月入过万比较简单,但消费高也是事实。


6.香港的道路不宽。

为了减少拥堵,一方面买车要缴纳很多的购置税,另一方面香港加大公共交通方面的建设,不光有港铁,还有双层大巴和小巴公司。

  • 叮叮车是一款很老的交通工具了,因其后面有个脚踏,一踩就会有叮叮的铃声;
  • 叮叮车开得不快,适合老人孩子乘坐,下车的时候才付钱。
03:香港的其他方面

1.香港还保留着公筷文化,虽然我们以前也有这样的文化,只是越来越少见了,公筷是用来夹菜到自己碗里,私筷是自己夹东西吃。

2.刚来香港发现当地的印度人很多,后来联想到英国,瞬间明白了。

香港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了更好地打理,英国调来了很多的印度人,后来入乡随俗,一些印度人没有回去,就留了下来。

3.红酒指红葡萄酒,白酒指白葡萄酒,“烧酒”则是二锅头一类,这才是我们口里正儿八经的白酒。

4.香港的地铁公交很干净,在车厢内不可以吃东西和喝饮料,但可以喝水,不然会被罚款。


5.香港是一个喜欢讲粤语的地方,很多上了年纪的老爷子他们不会讲普通话,就算你讲普通话,他们也不一定能听得懂,所以粤语沟通起来会比较方便。

6.香港有一种小巴车不适合去旅游的人搭乘,因为没有时间表,没有固定的路线,中途不报站,站点没人招手就不会停车,下车要按铃,开得还飞快。

7.香港的除夕和中秋,当天不放假,而是第2天放假,因为对香港人来说,节假日晚上才出去娱乐和聚餐,晚上玩得很晚,第2天休息就好了。

8.香港人称“除夕”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大年三十”,他们的“除夕”是指元旦的前一天;而春节的除夕,他们叫“三十夜”。


写在最后

香港,不算太完美,但还不错,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很漂亮。

香港的包容性很强,也有很多先进、值得学习的地方;

但香港的住房问题、快节奏的生存模式,个人觉得:他们的生活未必比我们好,幸福感也同样如此。

你们眼里的香港,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