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
- 世界趣闻
- 用户投稿
- 2023-01-25 17:18:30

中国人《心理健康六项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且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一、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了解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能够接受自己,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自我学习、独立生活
具备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能从经验中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
三、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情绪基本稳定、积极、可控,有安全感。
四、人际关系和谐
具有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并保持基本的人际交往关系,能从人际互动中体验情绪情感。
五、角色功能协调统一
能够基本履行社会所要求的各种角色规定,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等特征。
六、适应环境、应对挫折
能保持接触现实环境,能接受现实并积极应对,能正确面对并克服困难。
以此标准为依据,进行心理健康自我诊断。若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若自己不能处理好心理问题,就要及时地求助,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
如果你的内心存在困惑,可拨打荣成市心理咨询热线:0631-7605013,荣成市“心旅阳光”团队服务热线:0631-7562008,以及荣成市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热线:0631-7567577,心理专家随时为您解答。也可到荣成市心理咨询门诊:康宁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与心理专家面对面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