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转入公务员(什么是事业单位编制)
- 世界趣闻
- 用户投稿
- 2023-01-13 08:08:15
就目前来说,事业编制人员从事业单位不经考试,直接进入行政机关获得公务员身份的途径主要两条:一个是走公务员调任的路子;另一个是走乡镇换届从“五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路子。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聊聊这两种途径。

一、关于公务员调任途径
公务员调任是事业编制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来说这一方式也是除公务员招考外的最主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业编制人员都能通过公务员调任方式获得公务员身份,事业编制人员调任公务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条件。
一是必须具有干部身份。这是事业编制人员调任公务员的基本前提,如果一名事业编制人员为工人身份(或者是非干部身份),那么,不管他多么优秀都不能通过调任进入公务员队伍,这是大前提。
二是必须具有调任所要求的职务级别。根据公务员调任规定和干部选拔任用惯例,具有副科实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级职员)及以上级别的领导干部才具有调任资格。也就是说,作为一般人员的事业编制干部(即九级职员)是不能通过公务员调任获得公务员身份的。
三是一般要满足一定的年龄界限和学历要求。下面,我们就拿县级直属部门副科级事业干部为例谈谈这个问题。县直部门副科级事业编制干部,要想通过公务员调任程序,进入公务员队伍,必须满足一定的学历要求(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学历不分全日制和在职,只要具有大专学历即可)、年龄界限(具体要求为:调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般或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调任县直部门副科级行政职位的一般或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等条件。如果作为一名县直部门副科级领导干部(八级职员)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超过上面所说的最高限制的话,同样不能够通过调任程序获得公务员身份。四是必须具有适合公务员调任岗位所要求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等基本能力。这个条件比较抽象,但也非常重要,大家对此也比较熟悉,在此就不再赘述。我们接着来看一看下一种途径。
二、关于从“五类人员”中招考途径
在每5年一次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各地都会立足所辖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从乡镇“五类人员”(即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其中,这“五类人员”中就包括了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这也是事业编制人员不通过考试,直接提拔担任行政单位公务员职务的另一个途径,但这一途径不具有普遍性,必须通过换届特殊政策才能实现。这一途径主要有以下四个关注点,我们来看一下。

一是该政策适用于,且仅适用于乡镇在职在编工作人员。这一规定对能够享受这一政策的事业编制人员的范围进行了严格界定,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事业编制人员都能够通过这一途径进入公务员队伍。该换届政策规定中所说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主要是指在乡镇工作的在职在编的事业编制人员(不含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包括县(市、区)、有关开发区等直属部门派驻乡镇站所的事业编制人员,但不包括县(市、区)直部门和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根据这一换届政策,在乡镇工作的在职在编事业编制人员可以通过这一方式,经过一定的程序提拔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
二是该政策未对事业编制人员身份进行界定。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不管你是干部身份 还是工人身份,都毫无障碍地享受这一政策,从而实现从事业编制人员提拔为行政编制公务员的愿望。
三是已担任副科级及以上职务的人员不享受这一政策红利。那就是说,只有在乡镇工作的一般事业编制人员(九级职员)才能有机会享受这一政策,而对于已经提拔担任副科级(八级职员)及以上职务的人员来说,他们已经被政策排除在外了。
四是该政策同样对有关事业编制人员的年龄进行界定。由于不同地方的政策存在差异,在年龄界限上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说,要求参与这一政策的有关事业编制人员的最大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三、最后结论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政策规定来说,事业编制人员不通过考试,直接从事业单位进入行政机关获得公务员身份的途径主要就是以上两条,即公务员调任和从“五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